北方
桃樹苗種,尤其是用凍土種植的苗木,移植后需要用泥炭土或樹葉、秸稈或塑料薄膜覆蓋基部,這樣可以減少地表蒸發,保持土壤濕潤,防止土壤溫度變化過大,提高樹木移植成活率。早春土壤開始解凍時,應及時清除保溫材料,以利于土壤解凍,提高地溫,促進根系生長。
3.根頸起壟
凍灌后結合堰封,在樹的根頸處培育一個直徑80-100厘米、高40-50厘米的土堆,防止低溫下根頸和根部凍傷。同時也可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。
覆蓋土壤
在土地凍結前,可將枝條柔軟、樹木低矮的喬木和灌木碾壓固定,覆蓋40-50厘米的細土,輕敲。這種方法既能防凍,又能保持枝條的濕度,防止新梢枯萎。耐寒性差的幼苗和藤蔓經常用這種方法御寒。
5.豎起一道防風屏障
防風材料可以是稻草、塑料條紋布等。以及常用的杉木、竹竿等。用木樁固定或釘牢,以防止風吹倒。防風墻應位于苗圃的西北兩側,防風墻的高度應超過樹高,防寒有效距離一般為防風墻的10倍。同時可結合粉刷、地面覆蓋等綜合措施,提高防寒效果。
6.樹干被漆成白色
用石灰石硫合劑對枝條進行增白,可以減少晝夜溫差過大帶來的危害,同時殺死一些越冬病蟲害。
比例:石硫混合晶體0.5公斤,生石灰5公斤,鹽0.5公斤(有助于石灰滲入樹皮,保持水分,防止石灰開裂脫皮),水20公斤。
制備方法:先在塑料桶中注入定量的水,然后按比例依次加入石硫合劑晶體、生石灰和其他輔助配料,使用前充分攪拌。
干燥時間和用量:從11月中下旬開始。需要白化的苗木,從樹根到樹干涂1.2厘米,涂均勻,每棵DBH 10厘米的苗木要白化0.4公斤左右。需要干燥御寒的樹種不再變白。
7.培育新月形土堆
對于不方便彎腰埋土防寒的植物,在土壤凍結前,培育一個30至40厘米高的月牙形土堆,向南彎曲,在樹干的北面。早春可以擋風,反射和積累的熱量可以使穴土提早解凍,根系可以提早吸水和生長,從而避免凍旱。
8.把它包干
對于耐寒性差、長勢弱的樹種,尤其是新栽的苗木,冬季要做好防寒工作。用無紡布、珍珠棉、毛氈布包裹后備箱,再包裹一層塑料薄膜,可以更好的起到防風防凍的作用。一般會在包裹的底部多堆一點土,防止包裹材料被風吹走。不推薦使用常用的在樹干上纏繞草繩或草片的方法,因為其防寒效果一般,會影響螟蟲的發現和防治。我國北方冬季需要防寒的常規樹種有:泡桐、法桐、合歡、紅楓、櫻桃、紫薇、玉蘭、廣玉蘭、櫻花、石榴、南欒等。9.防凍防雪
大雪期間或之后,應及時打掉樹枝上的積雪,以免樹枝因雪壓過大而彎曲,難以恢復,甚至折斷或劈裂。特別是枝葉茂密的常青樹,要及時組織人員用竹竿打雪,防止積雪壓傷樹枝。對于凍僵的樹枝,不要拍打,要靜置;如果冰太重,可以用竹竿支撐樹干。
10.在樹基上堆雪
樹的基雪可以使樹的基部保持一定的低溫,避免過冷風的襲擊,增加早春的濕度和保持水分,降低土壤溫度,防止芽的過早萌發受到倒春寒的危害。這在寒冷和干旱地區尤其必要。
11.提前了解天氣情況,做好防范。
桃樹苗定期收聽收看天氣預報,提前做好冰凍、霜雪、風害的防范。比如檢查防寒材料是否松動,支撐是否牢固,擋風板是否損壞等。